close

 

 

2 0 0 7 - 0 2
 
 
藝術家說法 ─
 
 
自在觀˙觀自在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高雄   
 
 
上雲藝術中心
 
 
Artist's Parlance  
 
 
The Big Sound Hopes
 
 
AVoice.
 
 
The Elephant Is Invisible
 
 
Soaring Cloud Art Center ,
 
 
Kaohsiung

 

 

 

藝 術 中 的 覺 行

 

  觀  音聽色藝空溟

           行  覺何如體用生

                     心  境千般無法在

                               下  凡非叵下雲蒸 

                                    

                                                 吳露芳 / 2007.0915

 

詩註:

觀音聽色藝空溟,

乃係引喻一個人若以佛教思維去從事藝術創作時,則有如唐代大詩人白

居易在「水月觀音圖」上的題詩:”靜淥水上,虛白光中,一睹其相,

萬緣皆空”一樣進入禪境般空溟的畫面呢!

 

 

------------------------------------------------------------------------------------------------

 

 

藝 術 家 說 法

 

 

藝術家以心為意境,以法為明鏡,映照自然終極體驗的看法。

 

「在人生之舞中,物反映心,心反映物,二者之間不斷往來」

創古仁波切

 

宇宙的浩瀚難測、生命的奧秘無窮,自然萬物之中運行著生生不息的法

則,遠超過人的眼看、耳聽、鼻聞等知覺的範圍,廣大如星辰天體的生

成與小到微觀的夸克世界,或是不可思議的異次元空間認識等,人類所

能知是很小的一部份。我們所生存的是一個相對的世界,受限於物種自

身結構與觀念的限制,感受也就不同,就像唐代的美腰豐腴而現在是瘦

長、人的黑夜對貓頭鷹的視網膜而言是光亮、體悟真理的感召各不同。

真相猶如寓言故事中「瞎子摸象」的比喻,各自得到自認為的解釋,卻

無法認識大象的全貌。然而如何通達萬象的實體的探索,自古以來中外

聖賢先哲,不論是理知的窮究事物之極則,或感知的參贊天地之化育,

皆為闡明宇宙生命真相而努力,因此提出各種學說系統,演化形成如哲

學或宗教的價值。然而藝術家創作的過程與終極追求是相通的,面對自

然與生命議題,藝術家以作品來應和聖哲的思想系統,同樣發人深省。

在此時此處借用佛教「說法」方式,來詮釋藝術家以藝術圖像來呈現生

命的體悟,讓藝術家現身說法。

 

「藝術家說法」,推出兩組展覽子題與一個觀想的活動,來呈現整體的

構想:

 

一、「自在觀‧觀自在」是以自己安頓身心作為出發,在畫作中感知的

一種生命觀照。

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從作品內容為介入點,體驗人與自然和

諧的心量。

三、「觀想‧我說法」透過活動的儀式讓大眾穿越境像間,觀照自己,

醒思自己讓大家都能說出個人的看法。

 

當藝術作為心靈淨化的一種方式時,面對畫面如同面對自己與環境的對

話,各有不同醒悟。藉由此展覽與活動,邀請大眾一起從藝術中,體驗

如何省思自身生命的覺性,是一次心靈交流的機緣。

 

「自在觀‧觀自在

 

觀看宇宙萬物的運行是和諧一致,萬事萬物本來自由自在,無罫無礙的

流動,自然如此、生活如此、心更應如此。此種認知讓藝術家回到自在

覺察與觀看自己的生命狀態中,越直心就越不受到制約性的反射回應,

這樣更能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然。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即是。此子

題做為傳達藝術家創作過程的領悟,並從作品中看到每一份各別的生活

觀照方式與心境的狀態。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在說明〝道〞的至高至極境界時,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

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形容。簡單而言之即是,最大的聲音不只是耳

朵聽到的聲音,因為至極之聲無所不在,是存在於心音。人的眼睛能夠

觀察到的範圍只局限於有形的物質世界,至大的相貌涵蘊一切,非只是

用肉眼睛能看盡,所以最大的形象是沒有形象。

 

所謂「無情說法有情聽」即是。此子題藝術家以有形作品為媒介,來傳

達無聲之聲、無相之相的悠遠無限的心境狀態。

 

詹獻坤 / 2007.1212

 

 

 

01+

001

 

 

 

02+

002

 

 

 

03+

003

 

 

 

04+

004

 

 

 

05+

005

 

 

 

06+

006

 

 

 

07+

007

 

 

 

08+

008

 

 

 

09+

009

 

 

 

10+

010

 

 

 

11+

011

 

 

 

12+

012

 

 

 

13+

013

 

 

 

14+

014

 

 

 

15+  

015

 

 

其真摯的堅持且明快的作為是生活態度

                在自信而純鍊的書寫技法與筆觸中

                    蘊含敏銳直觀的力度

                        作品散發著當下心境的微祕能量

                            可以引動凝視通往彼岸

 

                                    詹獻坤 / 2007.1212

 

 

 

展出藝術家

 

卜茲   吳銀海   柯應平   柳菊良   高秀蓮   張金玉   陳浚豪   阿卜極  

蔡獻友   蕭文輝

 

 

 


--------------------------------------------------------------------------------------------------------------

 

藝術家您好

之前在朋友的展覽場上

常會聽到觀者說

這個藝術家的作品和某人很像

也許是說者無心

但聽在藝術家的耳裡

總是覺得怪怪的

想請教您

作品的風格要如何界定

風格是否是決定作品好壞的因素呢

謝謝您囉

祝好

 

斌 / 2008.0127

 

 

這是類似性的問題

尤其是在造型的相似度上

既然是存在的東西

就有相似的問題

我們不是常會說

喔! 這人長的很像誰

不管是物質或非物質的

就依我們從那個角度切入

單就地球的生命

從單細胞生物到高靈的各物種

不論動植物

甚至是有情到無情生

就DNA結構都有其相同性

那麼相似性自然而然是一種生命演化的本能

作為創作更不能以此來否定自己或他人

藝術家追求藝術的個殊性

實不知

異中有同

同中有異

是同非同

是異非異的道理

當然對於觀者或評論家而言

表現風格是作為依循的方向

他們必須以此做為印證的方法

但對於藝術家

處於資訊發達的時代

個殊性必然去對應或反對同質性嗎

也許不然

在相同時空的兩人創作不同的作品

或不同時空的兩人卻創作出相似的作品

都是有可能的

那麼

那個相同點是什麼

不同的又是什麼呢

 

但不管如何

類似性並非是判別藝術好壞的準則

也許是精上求精

也許是同中求異

藝術家走自己的路

被影響亦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我們都是有感受的人

就算是原創者也是有感而發

受環境受天啟都有可能

那是一種祝福

一種交流

而不是一種不可為人所知的秘密

因為面對浩瀚的生命

我們都在學習

也都在釋放學習的成果

只要將其中的過程

如實無私的和觀者分享

那就是最好的可能了

 

2008.0130

 

--------------------------------------------------------------------------------------------------------------

 

感懷你所共享的作品與樂曲

從背景音樂的引訴到作品的導覽再至後序的注結

串聯成一篇流暢的細緻

雖然對藝術我乃門外之漢

唯懂於眸粗略品賞

然誠如爾跋文所言

 

意念在相同中

凝結著差異的陌生

孤獨在秩序裡

不斷的尋求

逐漸而緩的寂靜

像古老的開端

在這裡累積

那景物觸動我的心

我心將長存

猶如落葉的歸息

 

我總想萬物於當下心境所感的微祕能量

便是引動彼此相凝通往靈性的橋樑

由你的跋文不禁令我引思感觸

或許在一朵開繁一朵的增生

亦或一朵聽落一朵的逐葉

我們的分享與偶遇

從源流散支的分野之中都綻有相別的異采

又自匯支而聚的類性之裏都裹有同袍一袖的譯相

相觸於一種靈識與感動

相提為一種學習與釋放

都說為幸福與祝福

 

靜園 / 2008.0303

 

 

 

 

 念在相同中 ………

 

凝    結著差異的陌生

    獨在秩序裡

    斷的尋求

    漸而緩的寂靜

    古老的開端

    這裡累積

    景物觸動我的心

    心將長存

    如落葉的歸息

 

…………………………………………………………………

 

以上作品,涉及著作版權之問題。未經同意,請勿任意

下載或作為商業利益之用途。

Above all works,involves question of the work

copyright,without the permission,please do not take use

of the commercial intere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銀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