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9 - 03

 

 

善繪者。

貴虛而不貴盈。

 

虛者有容物之妙。

已之而不持。

身心安逸。

其不善乎

 

盈者。

五色惟恐不足。

任五慾騁馳。

非道則退

 

2015.0405

 

 

 

大37210018+

 

靈動  之一

 

壓克力 畫板

108 + 54 cm . 28

1999

 

 

  

大DSC08442+ 

 

●  

靈動  之二

 

壓克力 畫板

132 + 54 cm . 34

1999

陳茂田先生 收藏

 

 

 

大DSC08443+  

 

●  

靈動  之三

 

壓克力 畫板

78 + 54 cm . 20

1999

茂田先生 收藏

 

 

 

--------------------------------------------------------------------------------------

 

 

 

 生 命 狀 態 的 抒 灑

 

 

在第二屆東華創作獎的徵件作品中,目前尚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研究所的吳銀海,以其簡練精純的風格獲選。吳銀海的抽象繪畫言簡意賅,風格清淡空靈,鮮有任何隱喻或象徵的指涉。畫面乾淨,構圖簡約,是其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

 

他習慣以大小不等,形狀互異的點或線作為發展畫面的主要元素。在設色素簡卻具筆觸肌理的背景空間中,逐漸向外擴展,生發能量。不論是素描或油畫,常帶有接近水墨畫的意趣。

 

就吳銀海此次徵件資料而言,近三年作品常見「空靈」、「靈動」以及「靈聚」等標題,似乎嘗試於單純的點線面構成之餘,追求一種「心靈的觀照」。吳銀海說「繪畫是個人對於生命體悟的表白與分享,也是對自身能量及存在的一種不可思議的體會」,他在許多文字論述中,一再闡明創作應是來自自身底層的聲音,並非只停留或執著於思想、觀念的辯證上。這種藉由創作以表白生命,呈現自我,是許多致力於抽象藝術創作者的共同心聲。他們企圖呈顯自我於生命本質的思考感悟,而非僅止於生活情感的抒發表達。

 

因此,對吳銀海而言,繪畫似乎是在描述一種生命的狀態。1998年的「靈聚」系列,在對稱構圖安排中,形狀似方或圓的不規則色團,或由外而內,或自畫面中心向外圍延展移動。色團的游移迤出具有彩墨趣味的色暈,也引發觀者一種類似宇宙大氣靈動的想像。如此的畫面,雖簡筆草草,卻觀之開闊,頗能讓人流連其中,想像天地之間能量聚合流轉之勢。同年的「柔軟的空」系列所呈現的是一個流動的空間,以及淡雅簡約的氣質。吳銀海專注於色與形,線與面的演練;色團和線條落置在不同畫面背景上,隨意地遇合激撞。除了近乎無色的油彩肌理之外,炭筆的暈擦和游絲般的線條,為狀似安定的繪畫空間增添些許變化,彷彿顯微鏡下的蜉蝣生態。無疑地,就構圖佈局而言,他深諳「以實引虛,以虛結實」的道理巧妙的留白也可能是構組形象的一種方式,不僅櫬托了做為畫面主體的點、線或形,有時候它就是主體本身在虛實相生之作用下,更將蘊發能量。

 

同為強調生命之關照,追求心靈的直觀,吳銀海的畫作與當今中期的作品,初觀之時雖有形式風格的肖似,細究之下卻可觀察出迥異的意趣。蕭勤原為台灣現代藝術最重要的旗手,其早期作品亦以單純之點線構組而成。如同當時其他東方畫會成員一樣,蕭勤的繪畫探究人、生命、宇宙的關係,注重東方禪思之表達,亦承載了相當的精神性。就畫面元素而言,其書法性線條蘊涵高度的氣勢與能量,點線而面的形式發展磅礡恢宏,呈顯出生命之超卓與壯闊;相較之下,吳銀海的畫面則輕靈淡雅,他以重複與再現的手法,精準地捕捉當下的直觀,其間並不投射任何思想觀念,繪畫對他而言,是自我觀照呈現,是其創作者與符號、形式、空間的單純對話,每一的件作品都是反覆演練和不斷提煉的成果。

 

這種強調生命的繪畫形式,極其重視創作者的個人意識,認為唯有面對自我才能找到自我完成的信念。然而對觀者而言,如何穿越抽象難解的畫面形式,在意境與風格之外,洞察創作者的生命觀照,其實是一件難以企求之事。如同現代主義的奉行者一般,吳銀海將藝術行為比擬為「一個沒有目的性的開花」,它不具實用性亦無社會性。藝術創作應該避免淪為現實世界的反映,與觀者的心靈交會或許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目前充塞了各種社會性、政治性訊息的台灣當代繪畫中,吳銀海的作品以其自發、隨機而精純的特質,提供觀者另一種閱畫經驗。在長時期致力於空間形式的演練和研習之後,他未來的繪畫發展是否將隨其生命經歷的延展而有不同的軌跡,值得吾人繼續觀察與期待。

 

談吳銀海的畫

賴香伶 (帝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 1999.0500

出處  /  CANS 藝術新聞雜誌 

 

 

 

 

………

 

    些作品能利益對藝術有興趣的人

    祝福一切有情

    力更為充沛

    靈性上         

    樂的相遇

 

…………………………………………………………………………………

 

以上作品,皆有著作權法之保護,僅供各種學習的交流。

請勿作為商業利益之使用。

All of the above works are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law,

which is only for the exchange of all kinds of learning.

If you do not agree, do not use it for any commercial benefi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銀海 的頭像
    吳銀海

    嘉義畫室 - 銀海藝術學院 - TEL:0912-181147

    吳銀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